日吉资讯
聚焦日吉动态,了解行业前沿

人力资源学习方法,学习重要,实践更重要

日期2020-05-07浏览量1014次 发布者日吉人力资源软件

最近有好几个人力资源专员向我咨询如何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希望能够推荐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书籍或者学习渠道。同时,在工作中也见过不少人力资源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走了不少的弯路。为此,将我对于人力资源学习的一些看法整理了一下,供大家参考。


一、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理论学习必不可少

前不久在某网站上传了一节门店薪酬管理的视频,主要是对基础薪酬理论做了个简单介绍,有位学员在课程下面留言:看到理论就头晕。这可能代表不少学习者的心态,大家都那么忙,哪有那时间去掌握理论,有现成的表格、工具、方案,拿来就能用多好。


长期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呢?

职场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在某个公司干了很多年,风生水起、业绩很突出。但是,当换了一个企业、或者换了一个环境之后,干得却不怎么样。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就会那几招,在之前企业,那几招正好管用。换一个不同企业,还是那几招,可能就不灵了。这就是理论知识匮乏,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通导致的结果。

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理论就像武术里面讲的基本功,而那些方法、技巧则类似于武术里面的招各种式。练武之人首先要练基本功,如果没有基本功,只会招式被称为花拳绣腿,注定不能成为高手。专业学习也是如此,因此,每次有人问我如何学习的时候,如果没有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有基础的也建议再看看,可能会有新的理解、收获),首先建议买一个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大学专业教材)来看看,先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框架及基础理论有个大致的了解,知道人力资源管理都有哪些功能、各自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然后再针对某一个或几个模块深入学习,看相关方面的专著。当然,你也可以先接触实际工作,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教材,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那些你苦思冥想而不得其解的问题,教科书上实际上说得清清楚楚。总之,千万不要被那些“理论没用”、“教材上的知识都落后了”的观点所误导。


二、学以致用,不断创新

当然,如果只是掌握了书本上的那些理论、流程,而不知道如何与实践相结合,那也会出现问题。这就引入第二个方面,学以致用。

从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来看,当所学习的东西是立马能用上的内容时,学习的效率最高。因此,我建议大家学习与工作紧密相连,学会了的东西立马在工作实践中运用。比如,学了结构化面试,那你就可以结合你们公司现在的面试过程,分析存在哪些问题,然后设计一个结构化面试提纲,并且运用到实际面试中去。这样依赖,对于相关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就更深了。

同时,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不断总结、改进、创新。比如,可能早期的书本上讲的激励方式以薪酬为主,但我们知道激励的本质是通过满足人的需求而激发其内在动机,那我们可以沿着这一思路去琢磨员工的需求是什么,针对这些需求就可以创新出很多的激励方式。


三、尽信书不如无书,要批判性的学习

古人说,尽信书不如无书,管理理论是基于一定场景的,抛开场景谈管理的对与错没有意义。但往往不少观点的提出,可能对于其背景并没有做深入的介绍,如果我们不去思考“为什么这种方法会成功”、“为什么不是另外一种方法”,可能得到的就只是表面的观点,容易被误导。就像有不少人在讲授华为的各种管理方法,但是却很少有能做到华为那样优秀的,那是因为这些方法之所以在华为成功,与其独特的文化、员工结构、行业性质等各种内外部环境有关系,同样的方法,别的企业未必能适用。

而且,自媒体的盛行的年代,一些人为了吸引人眼球,剑走偏锋,抛出一些不同寻常的观点来增加阅读量,这更需要我们睁大眼睛去辨别真伪。


四、不要迷信专家、不要把参考书当教材用

移动互联网的盛行,使得知识变现更为容易,各种免费的、收费的微课满天飞。于是,仿佛突然间跳进了知识的海洋,各种各样的课程学都学不过来……热闹的后面,或许是一地鸡毛。对于广大的学习者,可能是为这场知识付费付出最昂贵代价的人,这里所说的代价不单指金钱,还包括时间、金钱、精力及昂贵的机会成本(如果将这些时间系统的学习,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个人认为,对于技巧、工具类的东西,这种碎片化的学习是有效的,但对于一个系统的专业而言,各种微课只能充当参考书的作用,别人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经验能够帮助你解惑,帮助开拓思路。但是,如果你指望通过这种碎片化的学习全面系统的学习人力资源,不是不可以,但成功的概率会很小。

看到这里,也许有些人会说,谁谁谁跟着某某某学了半年,从人力资源经理升职变成了人力资源总监。从人力资源M到人力资源D,并不一定是因为能力得到了提升,可能是因为遇到了好的机会。而且,这个人能力的提升可能并不主要是因为跟某某某学的。

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不要想着有什么捷径可走。如果能变学边用,将实际工作实践与理论相互印证,你的学习过程可能会比较愉快、高效!

以上观点仅仅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未必对所有人管用,仅供参考!

顺便推荐几本基础的入门书籍(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二版)》:彭剑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绩效管理(第三版)》:付亚和、许玉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

《薪酬管理(第四版)》:刘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薪酬管理原理(第二版)》:文跃然/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管理学(第13版)》:斯蒂芬·P·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下面两本可作为进阶读物,第一本读起来有点晦涩。

《人力资源管理价值新主张》:(美)乌尔里克、布罗克班克著/商务印书馆/2008年

《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7版)》:雷蒙德·诺伊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人力资源都要学习什么知识?

一、人力资源管理:

是指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


二、人力资源规划:

谈及人力资源规划在中国众多的人力资源的经理可以说是有的百感交集,有的一片茫然,不是这些人力资源经理没有经验,只是中国的企业实际情况在某种程度上限制和制约着人力资源规划的发展,人力资源引进中国这些年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但要上升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角度我们的路还有很远。很多企业依旧停留在人事管理阶段。正如我曾去面试人力资源总监的一家公司,我问总经理:“贵公司五年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目标是什么?”总经理告诉我公司的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你只要做好你的招聘和基本的管理工作就可以了。这句话也许反映出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决策者对人力资源的空白理解。造成这种现象也许因为企业的决策者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企业人力资源的规划和建设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我们历览历史发现凡是企业以利润为中心,而不是以文化和人为核心的企业生命周期都不会太长。


三、招聘与配置:

企业要发展就一定要招聘更优秀的人才加盟,让整个人力资源流程呈现出良性循环发展,然而在中国尤其是北方,招聘和人力的配置显的并不是那么合理。当准备好了相关职位的招聘工作的同时我们的很多HRM忘记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招聘的人员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因为他们和企业文化的融合时间和速度是检测招聘效果的一项重要依据。我们的很多HRM忘记了这一点。

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经验比能力重要,现在是开放的经济时代,现在是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我们30年前的工作经验对现在而言究竟可以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多大贡献我们不得而知,很多外企在中国招聘重点考核你如果加入公司为给公司带来什么,你能做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样的发展?而中国的企业问的绝大多数问题是以前有过什么成绩,做过什么业绩。中国现在有32岁的上市集团CEO,有19岁的总经理,有7年的时间做出让世界寡目相看的企业……这样的例子也许太多,实际能力和经验如何兼顾是人力资源和老板都要想的问题。


四、培训与开发:

培训做为福利和人才培养的方式在很多企业都备受重视。我本人做了三年的培训师去过很多企业讲课,见过很多培训师,也接触过很多咨询行业的朋友,然而不论外训还是企业内训都有其相对的不足之处在我们的实际应用过程当中。

外训:企业花了很多钱请了咨询公司的什么专家、学者给企业自身量身打造了一整套的方案,在培训时和培训后也许可以维持几天的热情,几天后问题依旧是问题,仿佛没有什么改变?为什么?我们很多老总并不知道什么样的课程和培训可以交给外面去做?什么样的培训必须在企业内部完成?外训过后企业自身的后续工作还应该有哪些?另外很多外训机构根本不负责任。有一个著名的专家曾亲口告诉我:“我只是靠我的嘴挣钱,企业的生死和我没什么关系。”


五、绩效管理:

这是老板最喜欢,员工最痛恨的模块,这里牵扯到了利益的得失,这是一个无法调和的矛盾体。既然无法调和作为HR我们的工作在这个时候仿佛才显现出来老板普遍认同的成绩。可悲!

好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的内部管理成健康发展的态势,也就是在这个关键点上我们企业管理的劣根性和人的劣根性更加的表露无疑。国外的很多先进管理方法我们都在学习应用为什么效果不是那么明显?比如曾非常流行的5S、6西格玛、360度考评、海尔的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等等。原因很简单我们并没有抓住各岗位KPI的具体指数和权衡比例。忙碌了很久,认真总结的时候才发现白忙一场。


六、薪酬福利管理:

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谈到这里,仿佛又把老板和HR推到了浪尖。在这里我不想多说什么,只想告诉公司的决策者们,在中国历年以来人才的跳槽原因最多的就是不满薪资福利。我们都认真的分析原因,如果利润不能共享,我相信员工的智慧和创造力你也不会共享。


七、劳动关系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最不好处理的一块,轻则相安无事,重则对簿公堂。好则家和万事兴,坏则鱼死网也破。我只想说一句,依法行事,让每个人都怀感恩的心。

学术界一般把人力资源管理诠释人力资源管理核心思想所在,帮助企业主掌握员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